“和面割條,用簸箕環盤四次放在面筐內醒面,室內初拉一遍,再放回面筐醒面,拿到外面的面架甩拉兩遍,最后再加工曬面、捆面……”連日來,在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鳳翔村,許多壽面制作手藝人加緊趕制訂單,制作傳統手工壽面。陽光下,長壽面細如發絲、質地柔韌,手工藝人忙碌穿梭其間曬面、整理,形成一道別致的鄉村生產作業風景。
泉港區南埔鎮鳳翔村的壽面獨具特色,傳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。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,近年來,鳳翔村采用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成立翔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,推動壽面產業發展,賦能鄉村振興。
通過黨員帶頭,與農戶聯合經營,鳳翔村壽面產業在原來私人經營的五六戶基礎上,發展擴展到現在已有20多個手工作坊,加工戶數50多戶,年加工產量達300噸以上。同時,產品由合作社牽頭幫助銷售,供不應求,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掙錢。(通訊員 郭菲凡 洪坤澤 文/圖)